还阳参
编辑作者:315养花网 发布时间: 查看人数:- 英文名:Crepis rigescens Diels
- 别名: 天竺参、万丈深、竹叶青、独花蒲公英、铁刷把、有根无叶
- 花期:4月~7月
- 分类:多年生草本花卉
- 科属: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桔梗目 菊科 还阳参属
- 养护难度:精心养护花卉
- 盛花期:
- 习性:喜阴植物
- 细分类: 菊科还阳参属
- 使用场景:
- 花卉功能:
- 花卉类别:

-
" />
还阳参(学名:Crepis rigescens)是菊科还阳参属的植物。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、云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1,600米至3,000米的地区,多生长在溪边、山坡林缘及路边荒地。补肾阳,益气血,健脾胃。
多年生草本,高20-60厘米。根木质,粗或细,不分枝或分枝。茎直立,近基部圆柱状,基部木质,自上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。基部茎叶极小,鳞片状或线钻形;中部茎叶线形,长3-8厘米,宽0.5-5毫米,质地坚硬,顶端急尖,基部无柄,边缘全缘,反卷,两面无毛。头状花序直立,多数或少数,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。总苞圆柱状至钟状,长8-9毫米;总苞片4层,外层及最外层小,不等长,长达3毫米,宽1毫米或不足1毫米,线形或披针形,顶端急尖,内层及最内层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7-9毫米,宽1毫米,顶端急尖,边缘白色膜质,内面无毛;全部总苞片外面被白色蛛丝状毛或无毛。舌状小花黄色,花冠管外面无毛。瘦果纺锤形,长4毫米,黑褐色,向顶端收窄,顶端无喙,有10-16条近等粗的纵肋,肋上被稀疏的小刺毛。冠毛白色,长4.5毫米,微粗糙。花果期4-7月。
生于山坡林缘、溪边、路边荒地,海拔1 600-3 000米。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。
分布四川(泸定、普格、木里、盐源)、云南(昆明、大理、维西、中甸、丽江、贡山)。
护花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、医疗的依据。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,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。
终极护花任务:爱自己,就从实际出发,谨遵医嘱。对于疾病,不粗心大意、不推延、不放弃希望,勇敢面对,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,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。 性味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诸虚百损,五痨七伤,血气衰败,头晕耳鸣,心慌怔忡,妇人白带漏下,损伤督任二脉。"
②《文山中草药》:"健胃消食,补肾壮刚。治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,胃痛,性神经衰弱。"
②治产后腰痛:还阳参适量,煎水洗浴。(《文山中草药》) ;
③治虚痨:万丈深四两,草本威灵仙(小黑药)二两。炖子母鸡吃。(《云南中医验方》)
古籍考证
①《滇南本草》:治诸虚百损,五痨七伤,血气衰败,头晕耳鸣,心慌怔忡,妇人白带漏下,损伤督任二脉。
②《文山中草药》:健胃消食,补肾壮刚。治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,胃痛,性神经衰弱。
终极护花任务:爱自己,就从实际出发,谨遵医嘱。对于疾病,不粗心大意、不推延、不放弃希望,勇敢面对,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,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。 性味
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温平,味甘。"
②《文山中草药》:"苦,温。"
功用主治
补肾阳,益气血,健脾胃。治性神经衰弱,妇人宫冷不孕,白带漏下,头晕耳鸣,心慌怔忡,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"治诸虚百损,五痨七伤,血气衰败,头晕耳鸣,心慌怔忡,妇人白带漏下,损伤督任二脉。"
②《文山中草药》:"健胃消食,补肾壮刚。治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,胃痛,性神经衰弱。"
药用价值
相关选方
①治内伤冲任,下元虚冷,久不受胎:还阳参四两,乌骨鸡一只(去肠)。入参于鸡腹内,水煮熟,去皮、油,晒干;其骨,用新瓦焙黄色,并肉共为末,炼蜜为丸,桐子大。每早服二钱,白汤下。或为末亦服二钱。如即用参三、五钱,煨鸡、牛肉或猪肚亦可。(《滇南本草》) ;②治产后腰痛:还阳参适量,煎水洗浴。(《文山中草药》) ;
③治虚痨:万丈深四两,草本威灵仙(小黑药)二两。炖子母鸡吃。(《云南中医验方》)
参考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,《文山中草药》古籍考证
①《滇南本草》:治诸虚百损,五痨七伤,血气衰败,头晕耳鸣,心慌怔忡,妇人白带漏下,损伤督任二脉。
②《文山中草药》:健胃消食,补肾壮刚。治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,胃痛,性神经衰弱。
